《道德经》,又名《老子》。道家学派的主要著作,相传为春秋末期老子所作。分为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为《德经》,故有《道德经》之称。
老子提出了以 “ 道 ” 为核心哲学思想体系。 道是万物的主宰,宇宙万物都是从道演化而来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就是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是永恒存在的,不随外物的变化而消失,不因外力的作用而改变性质,是在周而复始地运动而不止息,“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道乃“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视之不见”,“听之不闻”。“道法自然”。主张“无为而治”,认为“无为”是最高的道德标准。
老子学说对中国哲学、伦理学、美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发展均发生重要影响。
《南华经》,又名《庄子》。因唐天宝元年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得《南华经》名。庄子及其后学著。道家主要代表作。现今通行本为晋人郭象《庄子注》本,分为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真实存在,但又“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时空上“自古以固存”;宇宙万物统一于“道”;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可以转化的;否认事物之间质的差别,“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主张通过“坐忘”,做到齐物我、齐是非、齐大小、齐死生、齐贵贱,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庄子的哲学思想达到了很高的思维水平,完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道家思想体系。《庄子》其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创造性的寓言,辛辣的讽刺笔调,生动逼真的描绘,灵活多样的句式,丰富的词汇,在古代散文史上,是鲜有能比的。
新闻发布时间:2011-10-21
返回顶部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