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乾元首页 > 乾元动态 > 余敦康
    正文
名讲 | 余敦康:从“中国梦”说开去
发布时间:2019-7-18    来源:

  

 

今天主要讲一个问题,就是现在人人都在说的“中国梦”,什么是“中国梦”?十八大以后,自从习近平讲了“中国梦”,人人都在做中国梦,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今天就围绕着中国梦这个话题,把国学——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以至于世界大事,融合美国的、欧洲的、日本的,来个漫谈。希望大家在这个过程中提出问题,因为“中国梦”其实是个现实问题,而这个问题也关乎我们自身。

 

前一阵子,习近平与奥巴马进行了会晤,其中习近平提出,我们的“中国梦”跟美国梦是互通的,并提出了三个问题,从这三个问题作为出发点,在宏观角度与奥巴马达成共识。

 

 第一个问题是,在二十一世纪中国跟美国需要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斗争?竞争?还是合作的关系?这是亟待解决的。有一则轶闻,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尼克松的中美破冰之旅铺路,当时周总理将他安排居住在国宾馆,当时还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所以国宾馆附近有很多“打倒美帝国主义”的标语,虽然依照要求进行了清理,但是总有漏网之鱼。所以在基辛格离开中国之前,周总理问基辛格此行是否愉快,基辛格笑答说,角落里还能看到打倒美帝国主义的标语。

 

这就是当时的中美关系,按照文革思维,我们需要的就是打倒美帝国主义。但是我们现在经历了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打倒美帝国主义的中美关系应该早被抛到故纸堆了。

 

那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中美关系呢?

 

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习近平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就是中美在具体的方面,需要什么样的合作方式来实现双赢?这个地方的双赢不是空话,不是所谓的零和博弈,而应该是正和博弈。那么具体要采取哪些措施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第三个问题,在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中国和美国实现了双赢,那么中美两国应该怎样对世界的繁荣和世界的和平作出贡献?

 

在会晤的期间习近平还说了一句话:太平洋很大,容下中美两国是没问题的。这里有个潜台词,意思是太平洋也不光是美国人的天下,也包括我们中国人在内。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雷德•伯格斯滕提出来“G2”概念,就是指由中、美两国组成一个Group来代替旧有的八国集团,以携手合作解决世界经济问题,这本身就是很好的一件事。

 

在这样的结论之下,“中国梦”跟“美国梦”是互通,中国人做梦,美国人也做梦。那么中国梦的具体内容包含什么呢?

 

中国梦的内容可大可小,大至全民族的,小到个人的。比如我今年大学毕业,希望找到个工作,挣钱养家,报答父母的恩情,这也是中国梦,大梦套小梦。具体来看,其实中国梦包括了三个标准:

 

一是民族复兴,中华民族受了一百多年的苦,现在我们的民族要崛起了;第二个是国家富强;第三则就是人民幸福。我们所有人的梦都包含在这三个标准当中。这三个梦实现,所有人的中国梦都会实现了,哪怕是小到晚上睡个好觉,呼吸新鲜的空气都可以算在里面。

 

那么我们再来对比下“美国梦”是什么呢?

 

“中国梦”的说法其实是仿照“美国梦”的说法来的,“美国梦”已经有了三百年的历史,世界上先有了美国梦,然后其他国家的人也开始效仿,开始做自己的梦。

 

17世纪,1620年,有一批英国人,受到英国政府的宗教迫害,因为他们的信仰是新教,没有办法在英国生活下去,所以好几百人坐了一艘船,横渡大西洋,跑到美国避难,当时美国刚刚发现新大陆,没什么人,这艘船的名字叫“五月花”号,跑到美国的东海岸,现在的普利茅斯市,英国人跑到美国的大地上,躲避了宗教迫害,在美国的大地上做美国梦,没有压迫,没有政府的管制。就凭着自己的勤奋,开荒种地挣钱,人人可以自由,人人只要勤奋,就可以发财,得到很好的生活,这就是美国梦的由来。

 


 

时至1775年,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摆脱英国人的压迫,组成一个由十三个独立的州组成的美利坚合众国,其立国宗旨强调自由、强调个人奋斗、强调人人都拥有平等的机遇、强调宗教信仰自由。那个时候的美国就是自由的天地,也从此开始吸引了很多来自别的国家的移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德国法西斯迫害犹太人,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是犹太人,在德国呆不下去,所以很多科学家,受到迫害,就都跑到美国去,美国就成了一个广大的移民国家。说到这里,美国是很好,但是美国就没有问题了么?

 

美国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最有名的就是种族歧视,迫害黑人。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林肯进行南北战争,废除黑奴,种族平等,之后美国的人权就更发达了。到了二十世纪以后,黑人牧师马丁·路德·金公开演讲,我有一个美国梦。美国是人人平等的,不应该有种族歧视。当时有个“3K”党,看到黑人就迫害,使得黑人生命没有保障。马丁路德金要求黑人和白人平等,后来就被“3K”党暗杀了。由此可见,“美国梦”也不是没有问题的,也有种族歧视、也有贫富不均。一过几十年,现在美国人选黑人当总统了,这本身也正是个“美国梦”,所以“美国梦”是经历过挫折的,它代表了一种理想,出现了问题,逐渐的克服,使理想慢慢实现。

 

 

 

除了“美国梦”,还有个“欧洲梦”,美国人杰里米•里夫金写了本书,叫《欧洲梦——二十一世纪人类发展的新梦想》。作者认为美国梦从1620年开始,历经三百年,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应该被“欧洲梦”取代,“欧洲梦”是21世纪人类的新梦想。

 

书中认为美国因为建国时间短,没有文化,而由于大量的移民,使本土的美洲土著文化倾向边缘化。所以可以说美国式文化的荒漠,但是欧洲不同,也有几千年的文化。但是欧洲有问题,为什么二十世纪两次世界大战都是欧洲搞的?为什么有法西斯?为什么有反人类罪?欧洲人不隐瞒,确实存在问题,跟日本不一样。德国的总统下跪认错。日本人不,安倍晋三照样参拜靖国神社。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法西斯打败了,希特勒也灭亡了。欧洲人,英国的丘吉尔,法国的戴高乐,一些领袖,在一起开会,在会上提出,我们应该忏悔,重新营造一个欧洲梦。

 

欧洲的两次世界大战都是从法国和德国开始的,两个国家打来打去几百年,算是世仇。解放前,在我上学的时候,学了一篇文章,叫《最后一课》,是法国的文章,都德写的。里面描写的就是普鲁士和法兰西的战争,一个小孩子去上课,街上贴着告示,说明天这个地方就是德国了,就要学德语了。

 

  

 

但是“欧洲梦”偏偏从这两个国家开始,首先是经济,建立一个煤钢联盟,法国和德国的两个地方,一个地方产煤一个地方产钢,两个地方互通有无,成为一个经济共同体。煤钢联盟再扩大,那个时候为了对抗苏联的社会主义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来对抗华约。

 

从煤钢联盟开始,到现在欧盟成立,一共有25个国家,不同的宗教,不同的语言,成为了一个大的联盟,更进一步要取消国家。说起来跟秦始皇灭六国一样,从战国到汉朝的时候我们就统一了,但是欧洲一直没有统一。欧洲联盟成立,是个很好的理想,但还有些现实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欧洲有穷有富,北欧国家富,南欧国家穷,成为经济共同体,就算是劫富济贫了,所以这个事请一直没有成功,而且有些国家的意见也是保留的,比如去年七八月份的时候,英国还在进行投票表决是否要参加欧盟。

 

所以在世界上先有了一个“美国梦”,然后有了一个“欧洲梦”。杰里米教授在书中认为,这两个梦也分别代表了两个时代——20世纪和21世纪,不但时代不同,哲学思想和价值取向也都是有分别的。20世纪“美国梦”取得成功,是自我奋斗的梦,自强不息,没有压迫,自我实现的梦。其核心是市场经济的哲学,是自我奋斗的哲学,是竞争的哲学;21世纪以后经济发展了,网络信息化时代,不光要竞争,更要合作双赢,所以“欧洲梦”是一荣皆荣,一损俱损的梦,是合作双赢,团结和平的梦。其核心是信息化的哲学,是网络时代的哲学。

 

如今做梦做到我们中国人头上来,我们中国人也有梦。“美国梦”从1620年开始,中国人的梦不是这个几百年,跟美国梦相比,中国梦是五千年的梦。不管是美国梦还是欧洲梦,我们的中国梦,要取其所长,去其所短,要高一个层次,那么究竟这个高的地方在哪里呢?

 

这就是我们学习国学的目的。我们跑到北京大学来学国学,一方面是与美国梦相同的,另一方面与欧洲梦也是相同的,并取美国梦和欧洲梦的长处,在21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超过美国。学国学不是学“之乎者也”,而是要超过美国人,超过欧洲人,成为一个文化的代表,中国人就可以走遍世界都不怕了。

 

学国学是为了成为文化代表,为了使中国梦吸取美国梦和欧洲梦之所长,那么学国学的首要目的就是要了解世界,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一百年来,从清末开始,我们既比不上美国也比不上欧洲,割地赔款,中国人过的不是人的生活,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了。1949年后中国人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但是还是不够,结果七搞八搞走向文革了。文革后,改革开放,结果崛起了,抵御了两次经济危机,一次是1997年东南亚经济危机,第二次是2008年。由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中国没有垮下去,反而崛起了。面临中国的崛起,也有不同的声音,一种说法是中国的崛起是假象,会崩溃的。另外一种说法则是崛起后就会展开侵略。但时至今日,中国依旧在崛起,并且是和平崛起,这些声音随着时间自然也就不攻自破了。

 

为什么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就可以超越西方三百多年的发展。这里面是个哲学的原因,这就是我们要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扩充自己,也就是我们来北京大学学习国学的原因。这是一个铺垫,我们的视野扩大了,就更能把握其原因。

 

日前习近平与奥巴马的会晤,是真诚的,中国梦和美国梦是相通的。但是没过了几天,斯诺登爆出了惊人的消息,美国的中央情报局对中国网络进行监视。

 

希拉里当国务卿的时候,有一位副国务卿公开说,中国跟美国不是敌对的关系,而是合作的关系。用了一个做生意上的词,叫利益相通伙伴关系。这个很好,跟周易的思想是有相通的。希拉里也认同,甚至用了一个中文词语叫同舟共济。但是转眼,希拉里在国务卿的位子上就在很多问题上跟中国为敌。

 

美国的核心,是排外,美国利益至上,这就导致了与其他国家的利益不相容。这也就解释了美国人很奇怪的双重标准,表面上非常友好,但是做起事情来还是将我们作为一个敌对的国家。

 

此外还有一些行为也很有意思,有个词儿叫“愤青”,日前关于“钓鱼岛”的话题比较激烈的时候,这些愤青把街上停的日本车都砸了。虽然砸的是日本车,但是受损失的是中国人。

 

这就是过分强调的民族主义,这些类似的事情,中国有,美国也有,全世界都有。

 

21世纪的梦应该跟20世纪的梦不一样,就如同现在的美国梦,必须有一个超越,有一个发展。我们学习国学,就更不应该被束缚,而是应该做一个更加适应现实,适应全球经济,适应网络经济的一个梦。

 

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来定义“中国梦”,古时候一直把“中国梦”作为一个凝聚力,可是这个中国梦到了近现代,受到了强烈的打击。有人说中国人落后就要挨打,其实中国人从GDP的角度来说一直是不低的,一直到清朝的时候还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但是战争失败,割地赔款。中国人虽然兜里有钱,但是打仗就是要吃亏,鸦片战争,中国失败了,结果就是五口通商。

 

1840年的时候,林则徐和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找了一些通外语的人,编了一本书,叫《海国图志》,也就是世界概况的意思。把这本书编好以后送给了当时的道光皇帝。但是道光不看,认为那是夷狄,我们是天朝上国,不屑一顾。

 

反观日本,1868年,日本人也战败了,他们就发愤图强,搞了一个明治维新,脱离了传统的农业社会,进行了工业社会的改造,而当时的维新的圣经就是《海国图志》这本书。

 

日本人搞维新的时候,中国人在搞洋务运动,但是老亏本,直到后来戊戌变法,甲午战争的时候,一下子都被摧毁了。当时军队很多的武器都生锈了,原因是慈禧把军费拿去搞颐和园了。

 

从这个角度说,中国人失败,其实不是中国人不行,清政府这个腐朽的朝廷有很大一部分责任,包括洋务运动失败,就是因为其国营性质,沾染这种腐朽的官僚习气。

 

三番四次的失败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就想中国人怎么站起来,但是想不出来,就想了歪招。三个目标,在落后就要挨打的状态下,就不可能实现。进入了民国以后,袁世凯复辟,紧接着又有张勋复辟。然后五四运动就开始了,五四运动要寻求中国复兴,要实现“中国梦”就开始思考为什么外国那么强大,最后找到是因为有“德先生”和“赛先生”,要用外国的方法,就要把封建专制推倒,向侵略我们的侵略者寻求救国之道。所以最后得到的结论就是——要把中国梦做到底,就要反对中国的文化。这个很奇怪,我当学生的时候也要反传统。

 

粉碎四人帮后,有了两种思潮——一种认为国学好的,一种认为国学不好的。一种是站在官方立场上说的,我们中国地大物博,人民勤劳勇敢,有这么好的底子,为什么会出现文革?为什么出现三番四次的失败?就是因为有封建流毒,所以中国文化一定是不好的。所以要么走俄国的路,要么走西方人的路,结果俄国人变成修正主义了,欧美人变成帝国主义了。我们说打倒“帝修反”,都打倒了,我们成为了一张白纸,好画最美的图画啊,结果邯郸学步,自己什么都不剩了,然后就文革了。

 

另外就是另一种思潮,认为国学是好的,安徽凤阳有些不识字的农民,搞了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

 

后来改革开放了,什么温州模式啊,深圳模式啊,各种模式出现了,这些模式的成功,我们中国的理论界没有人彻底搞清楚其中的道理过。而恰在这个时候,学习中国文化的文化热也出现了。

 

其实这个就是国学啊,五千年的文化,产生了一种文化基因,用一句社会心理学的词来说,叫“集体无意识”,因为不需要意识,五千年的文化自然而然地渗透在不识字的老百姓身上。比如,那些中国的华侨,不管在哪个国家都可以生存,东南亚甚至有些地方华侨成为了巨富,掌握了当地的经济命脉。

 

这是文化和时间的力量,五大文明古国,其他四个都没了,就只有中国还在。埃及金字塔文明,被灭了两次。巴比伦文明只留下了《天方夜谭》,古印度文明也被雅利安人灭了,希腊的城邦文明也消失了,美洲的玛雅文明也消失了。这些都是在历史上创造了辉煌成就的文明。

 

五个文明古国里唯独中国还留存于世界,说起中华文明的传承,上溯三皇五帝,夏商周三个朝代,春秋五霸,然后是战国,秦汉唐宋元明清,中国的朝代变更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完。我们每个人都能说出来,这就证明中国的文化是有连续性的,可追溯的。而反观外国则是断裂的,不成体系的。

 

所以学习中国文化,就要找到中国文化的源头,返本开新,探索中国文化为什么可以有强大的凝聚力,它的原因何在。

 

五经之中有一部经叫《尚书》,里面有一篇叫《尧典》,里面写着尧实行的国策是什么,基本的治理方法是什么,中国文化的源头就是这句话。从猿到人,方法好不好,开头就决定了未来,而尧这个头的太好了,决定了核心凝聚力:

 

“克明峻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能够选拔人才,彰明美好的德行,以使家庭宗族亲和凝聚,采用一定的组织原则,使九族都能够联系起来,父亲祖父曾祖高祖,儿子孙子重孙玄孙子,将有血缘关系的人都组织起来,由有德行的人才来担当家族的组织部长,形成一个整体。自家的九族都和睦了,推广开来,那么一百个家族都是有头绪的,一百个姓的人都昭明了,那么一万个国家就都和谐了。尧把无序变有序就是靠这个办法,通过血缘来组织一个国家,血缘成为了很清晰的线索。

 

反观印度分四个种姓,希腊讲究公民,没有血缘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地位高下有着森严的阶级壁垒。而我们中国人看的是血缘,这就是最大的不同。

 

但是光有组织还不够,道德滑坡,五品不逊这个国家也安定不起来,所以尧就下命令开始进行精神文明的规则。通过血缘联系的各种亲族之间要有五种道德规范——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一个是硬件,一个是软件,组织方法加上核心价值观,做到了这五品,就把家族巩固了,所以家族的建设就成为了一个文化工程,一个家族就如何都不会衰败的。

 

我们的国家是多民族的,身处中央的民族,古时候叫华夏族,四方的少数民族则叫蛮夷戎狄,但是这个不是按照血缘来划分的,而是以文化作为标准的,学习了中国的文化,以这种道德作为标准,就不再是蛮夷戎狄,而是华夏族。血缘家庭为中心,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不是散漫的组织,家是有道德的,道德就是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由此也就分定了华夏族和蛮夷的区别。以文化来区分,文化就普及了,就传播了。所以经过历史的发展,慢慢的就形成了一个“道统”,也就是说核心价值观的传授系统。按照中国的历史系统,四个字就可以说明——“皇帝王霸”,三皇五帝,三王五霸。

 

所以说为什么家和万事兴呢?用道德来代替法律,即便离开了中国成为了华侨,核心价值观依旧是不变的,也就是这样,中华文化几千年保持成为了一个文化共同体。这是全世界独一份儿的。西方使用的是社会契约论,其存在的基础是利益的交换,这就产生了很多社会矛盾,很多斗争,很多身份不对等。其实中国是没有身份不对等的说法的,比如最近有个电影叫《白鹿原》,陈忠实写的,讲的是陕西有个地方,一个白家一个鹿家组成一个村落,互相通婚,称为白鹿原,这里面就有个族长,就是这个克明俊德的“峻德”,两族通婚,又成为了亲戚。本来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是耕读传家也算和美,结果革命了,两个家族参加了不同的党派,整个家就死的死散的散了。所以社会契约论是西方的方法,而中国人的普世价值就在亲情,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凝聚力,华人走到哪里都需要保持这点,这也是与西方最大的不同。走到哪里都要有亲情,比如儿子成佛了,还是要孝敬父母,这是走到哪里都不会变的。

 

学国学要会看这个世界,而人生在这个世界,个体要有能力超越,中国的国学就是要不断的超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层一层,一方面要有胸怀天下的视野,另一方面又要寻求超越。

 

再说一本书,人民大学赵汀阳先生写的,书的题目叫《没有世界观的世界》。

 

 

 

那么什么叫“没有世界观的世界”呢?比如奥巴马,一边说美国梦和中国梦是互通的,希拉里说中美同舟共济。这个话很好听,但是他一边这么说,为了美国的利益,一边对我们进行网络监视。再比如说欧洲梦,丘吉尔说,尽管我们做欧洲梦,但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欧洲。中国人跑到非洲去淘金,赚了钱投资移民,到外国去争取一个移民证,很多年轻人跑到外国去读书,取得了外国的国籍,这是为什么?

 

现在这个世界是有,但是为了本民族的利益,可以强盗有理,没有判断对错的方法,没有价值标准,联合国也管不了。中国梦和美国梦是可以互通的,但是没有中国和美国同样的世界观和法律体系来管制中国和美国。有法律,但是没有一个公正的法庭,国家都是民族主义的国家,以自己国家的利益至上,以个人利益至上,这就是没有“世界观的世界”。

 

现在的世界是一个过渡的世界,由古代世界到现代世界,形成一个全球的世界。现在的世界是中间的一站,就是把国家的,民族主义,狭隘的自私的民族主义奉作圭臬。那么下一站,我们的使命,我们诉求的超越,就应该将眼光放在天下,建立一个全世界通用的世界观,这是我们的使命。

 

而这样的世界观西方没有,中国有。让我们从其中寻找一个普世信仰,是不太可能的。反观我们中国,家和万事兴。宗教也一样,虽然有三武一宗灭佛之类的历史事件,但是儒释道三教合一还是不可逆转的潮流。

 

这样一分析就可以返本开新了,我们学国学,超越的目的是为了形成一个世界性的伦理,在一个“没有世界观的世界”里,塑造一个以中国的传统思想为世界观的世界。

 

为什么中国人可以没有这种门户之见?宋朝哲学家张载有一名篇,叫《西铭》,写西边的墙上的格言,里面写道:“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我是一直把这个格言背下来的,国学的核心就在这个地方。

 

我们现在经济发展,但是道德滑坡。看到有小孩儿在井边爬,你跟孩子无亲无故,但是你救不救,当然救,这就是恻隐之心,所以中国的道德就是个良心问题,有不忍人之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治理天下有没有同情心是很重要,这就不再是利益的关系,而是情感的关系。什么斗争哲学、利益挂帅,并不好,道德就是现在从我做起,并不难,心即理,发挥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就对了。

 

我们不需要狭隘的民族主义,我们是中国人,我们学国学是一种文化自觉,我们要有天下情怀,费孝通先生在“文化自觉论”里面概括了几句话,“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对别的文化要尊重,要欣赏,要学习别的文化的长处;对自己的文化,要热爱,要发扬,要返本开新;当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都和睦的相处,彼此尊重,才会天下大同。

 

本文根据作者在乾元国学的演讲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新闻发布时间:2019-7-18

返回顶部TOP

邮箱:qianyuan@qianyuangx.com
公司名称:北京乾元国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北大街151号 北大燕园资源大厦908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