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礼,《周礼》、《仪礼》、《礼记》的通称。“三礼”之名始于东汉郑玄,他在注《周礼》、《仪礼》、《礼记》自序中说“凡著《三礼》七十二篇”。战国末至西汉初儒家关于伦理道德、社会政治思想的著作。三礼之学是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
《周礼》原名《周官》。近人定为战国时作品。汉列入儒家经典(并入礼经)。是一部宏大的官制体系。“周”非“西周”之周,为“周天之官”意。《周礼》分《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等六篇。天、地、春、夏、秋、冬六官象征天地四方六合,体现了“以人法天”思想。《周礼》属古文经。
《仪礼》,本名《礼》。春秋战国时一部分礼制的汇编。孔子传授《六经》,汉武帝时设《五经》博士,其中的《礼经》都是指《仪礼》。汉代《礼》各篇标题前均无“仪”字。东晋元帝时置《仪礼》博士,始有《仪礼》之名。唐文宗开成年间石刻《九经》,采用《仪礼》之名,《仪礼》正式为经。《礼经》包括《士冠礼》、《士昏礼》等十七篇,内容涉及上古贵族生活的各个方面。
《礼记》,即《小戴礼记》。战国至汉初的儒家各种礼仪著作选集,通常认为西汉戴圣所编。戴圣之叔戴德编《大戴礼记》。《小戴礼记》载有《曲礼》、《檀弓》、《王制》、《中庸》、《大学》等内容,大都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所记。唐正式列入《九经》。
汉代传习《诗经》有鲁、齐、韩、毛四家。东汉以后,《毛诗》盛行。现今《诗经》的版本就是《毛诗》。
《诗经》编排分类为风、雅、颂。 “风”,又称“国风”,主要是风化、教化的意思。共有《周南》、《召南》等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作品,大部为民歌。“雅”,主要是“正”的意思。“雅”产生的时代有“大雅”、“小雅”之分。《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共计一百零五篇。“颂”,就是古代祭祀祖、神时用的歌舞曲。包括《周颂》三十一篇,《鲁颂》四篇,《商颂》五篇,共计四十篇。
《诗经》运用直接叙述、 借物托情, 触物起情即“ 赋 ”、 “比 ”、“兴”三种表达方式,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现实生活,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包含了古代政治思想、伦理道德、社会生产、风土礼俗、天文历法等。记载并弘扬了我国古代重德崇祖、敦亲睦友、清新向上、赞美自然等高尚情怀。它丰厚的文化内容和文化意蕴是我国古文明的载体。
《诗经》离我们时代久远、 背景复杂、 文字艰深。 立足于原文, 参考现代汉语的今译。 熟读兼之吟咏。吟咏才能准确体味诗歌的神韵。选择名篇,重点鉴赏,领会其艺术特征,真正发现作为我国文学开始的《诗经》的艺术美。深研者可以慢慢步入历代的《诗经》学。
新闻发布时间:2011-12-19
返回顶部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