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一介先生



 
 相关文章:
>>  国学与二十一世纪——汤一介
>>  儒家思想与中国企业家精神
                 ——汤一介
>>  汤一介先生在乾元国学博客圈访谈实录
>>  "短信版"新闻发布会发言摘要
>>  承百代之流而会乎当今之变
                  ——李中华
>>  先立乎其大:汤一介先生的哲学人生——杨立华
>>  瞩望新轴心时代 ——汤一介
>>  学术自述 ——汤一介
 
返回首页

 

儒家思想与中国企业家精神

汤一介               
        编者按:06年,汤一介先生预备在一次由《经济日报》主办的学者与企业家对话会上发言,但其时汤先生因病未能参加会议,特将发言稿寄给本刊,请学员们学习讨论。本文摘自《乾元国学通讯》第五期(2006年8月8日)。
       马克斯•韦伯(1864-1920)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西方世界讨论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兴起和基督教新教伦理、特别是喀尔文教派之间关系的一部重要著作。在八十年代该书曾引起过海内外学术界、特别是华人世界的广泛关注。当时由于日本经济在二战后的快速发展,以及亚洲四小龙的掘起,使大家热烈地讨论"儒家伦理"与东亚经济起飞的关系问题。在《新教论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作者导论》中说:"资本主义和追求利润是同一的,而且永远要以连续的、合理的资本主义企业经营为手段获得新的利润。"韦伯认为,作为企业家的一生必
须不断地以钱生钱,而且人生便是以赚钱为目的,这种精神是"超越而又非理性的",在这种精神的支配下,人必须用一切最理性的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参见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6-7页)关于"韦伯氏"问题的讨论,也许现在已经过时。我现在重提它是想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讨论这一问题。照韦伯的看法,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精神是以不断获取利润为"目的",而以"一切最理性的方法"为"手段"。如果我们把"目的"与"手段"的问题改变成为:以增进人类社会福祉和企业家个人的精神境界的提高为"目的",而以一切最理性的方法不断赚钱为"手段",从这个视角考虑经济的"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也许比较符合儒家的理念。在《周易•系辞下》中说:"何以聚人?曰财。"意思是说,要用财富把老百姓凝聚在一起。这里"财富"是"手段",把老百姓凝聚在一起是"目的",这也许是儒家哲学(儒学)的精神所在。儒家并不是不讲利,而是要"取之有道",不能"见利忘义"。孔子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孔子一生追求的是"天下有道",这个"道"就是"人的福祉",这才是儒家所追求的目标,但这个"目标"在人类社会进入到"现代"或者说是"后现代"的时候如何实现,我想也许应该以"一切最理性的方法不断获取利润"为"手段"来实现。在这一为了增进人类福祉为"目标",而以一切最理性的方法赚钱为"手段"的情况下,企业家个人的精神境界必会不断升华。《周易•系辞下》中说:"利用安身,以崇德也。"人们取得有效用的利益而安身,以达到对道德的推崇。在人的精神境界不断升华中,其自我身心内外必定能和谐,有一个安身立命处,也就是宋朝儒学家所追求的"孔颜乐处"。如果,我们真能做到以增进人类社会福祉为"目标",把"用一切最理性的方法赚钱"为"手段",那么我们就真的是在作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大事业了,是作着"立大本行大道"的大事业了。(《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而对个人自身说,其人生境界,又是寻得一个身心内外和谐的"安身立命"处。所以朱熹说:"但能致中和于一身,则天下虽乱,而吾身之天地万物,不害为安泰;其不能者,天下虽治,而吾身之天地万物,不害为乖错。其间一家一国,莫不皆然,此又不可不知也。"如果自己的身心内外能够做到中正和谐,即使天下大乱,在自己和天地万物之间,对自己安宁康泰就不会有什么影响;如果自己的身心内外做不到中正和谐,既使天下治理得很好,自己的身心也将是不安和错乱的。这对于"家"和"国"也一样,我们不能不了解这一点。所以"人类社会福祉"和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是息息相关的。因此,中国的儒家哲学思想对解决今天人类社会以及个人的身心性命也许仍然有意思的。为此,我想简单谈谈"儒学"对当代人类社会有什么意义,它和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塑造是不是也有些关系。
        要了解"儒学"对当代人类社会有什么意义,先得了解当前人类社会存在着一些什么要解决的问题,而"儒学"能不能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有意义的思想资源。当前人类社会存在的重大问题有什么?我认为,归纳起来有三大问题: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目前人与自然的矛盾已发展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二是,"人与人"之间的问题,这包括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社会),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问题,这中间的矛盾极其复杂而难以解决;三是,个人自我身心内外的问题,个人的身心内外的矛盾已成为时代病。也就是说,当前人类社会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人和自然的矛盾"、"人和人的矛盾"、"人自我身心内外的矛盾",这些矛盾如何解决?儒家思想能否为解决这些矛盾提供某些有意义的思想资源?我认为,我国儒学的"天人合一"、"人我合一"、"身心合一"也许可以为我们解决上面提到的三大矛盾,提供某些有意义的思想资源。
        下面我对儒家哲学关于"天人合一"("合天人")、"人我合一"("同人我")、"内外合一"("一内外")作点介绍,至于能否对企业管理有用,是否对塑造中国企业家精神有意义,这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不过我想,它也许可以为企业家提供一条从宏观上考虑问题的思路。
        我们的地球,为什么会发生"生态问题"?也许原因很多,但是人类对地球自然环境的破坏,是造成当前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1992年世界1575名科学家发表的一份《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中提到:人类和自然正在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我认为,这个观点反映了当前的现实。由于近两、三百年,在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对自然的利用和征服,虽然对改善人类生活条件起着巨大的作用,但同时也由于对自然资源的无情破坏、过量和无序开发,严重的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这样一种情况的发生,不能不说和西方哲学的传统的"天人二分"观没有关系,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中说:"笛卡尔的哲学……他完成了或者说极近完成了由柏拉图开端而主要因为宗教上的理由经基督教哲学发展起来的精神、物质二元论,……笛卡尔体系提出来精神界和物质界两个平行而彼此独立的世界,研究其中之一能够不牵涉另一个。"(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册,马元德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91页)这就是说,西方文化传统曾长期把精神界和物质界的关系看成各自独立、互不相干的外在关系,其思维模式以"心"、"物"为独立二元,为了"人"的需要可以不考虑到"自然";对"自然"的征服也不必考虑"人"的生存条件。然而中国儒家的思维模式与之有着根本的不同,儒家认为研究"天"(天道),不能不牵涉到"人"(人道);同样研究"人",也不能不牵涉"天"。早在公元前三百多年前这个观点已被提出。《郭店楚简•语丛一》中说:"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说的是,《易经》这部书是讲如何会通天道、人道所以然的道理的书。中国历代儒家的重要思想家,大多继承和发挥着这一"天人合一"的思想,这里不可能一一列举,我们可以朱熹的话为代表,朱熹说:"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之于天;既生此人,则天又在人矣。"这是说,"人"和"天"有着一种相即不离的内在关系,因为"人"是由"天"产生的,是"天"的一部分;但一旦"人"产生之后,"天"("天道",天的道理)就要由"人"来彰显,"人"就有保护"天"的责任。因此,"人"不仅应"知天"(知道利用"天道"的规律),而且应该"畏天"(对"天"有所敬畏)。因为照儒家看,"天"不仅有自然意义上的"天",而且有神圣意义上的"天"。现在人们只讲"知天",而不知对"天"应有所敬畏。但是,儒家认为,"知天"和"畏天"是统一的,"知天"而不"畏天",就会把"天"看成一死物,而不了解"天"乃是有机的、生生不息的大流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也不了解"地"乃是生长养育万物的载体("地势坤,君子以厚得载物")。"畏天"而不"知天",就会把"天"看成是外在于人的神秘力量,则不能体现"天"的活泼泼的气象,不能体现"地"的孕育万物的功能。由于"知天"和"畏天"是统一的,正说明"天人合一"思想体现着"人"对"天"的一种内在的责任。"为天地立心"就是"为生民立民",不能分为两截。现在,我们既然看到"天人二分"的思维模式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严重的问题,我们能不能换一种思维模式来解决这一问题呢?"天人合一"作为另外一种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的世界观和思维模式,不仅是解决当前生态危机,实现"人"和"天"的和谐(谐调)发展另一思考的路子,而且是"人"同于"天"的一种人生境界。我们企业家们能不能考虑利用儒家这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来发展中国的企业,以使其成为在世界上树立起一更有思想文化内涵的企业精神,和有中国气派的企业家形象而贡献于人类社会呢?
        当前在人与人之间,扩而大之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由于对权力与欲望的极度膨胀,对物质利益的片面追求,对自然资源的恶性争夺,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张,社会的冷漠、互不理解甚至仇视;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上形成对立,互不信任,以至于发生种种冲突和战争。我们可以看到当前的"新帝国主义"在全球行使"霸权",各种"原教旨主义"又在全球发动恐怖袭击,这样下去人类社会终将瓦解。那么,我们能不能在儒家文化中找到某些有益于使人类走出这一困境的资源呢?我认为是有的。在《郭店楚简》中有一句话也许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道始于情"。这是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由感情开始建立的。樊迟问仁,孔子曰:"爱人"。这种爱人的思想由何而来?《中庸》引孔子的话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爱的精神,是人自身所具有的,爱自己的亲人是最基础的。但"仁爱"之心不能停止于此,必须"推己及人",所以《郭店楚简》中说:"爱而笃之,爱也;其继之爱人,仁也。""孝之放,爱天下之民。"这就是说,孔子的"仁学"要求由"亲亲"扩大到"仁民"。所以孟子明确地提出"仁政"思想。"仁政"的思想内涵应说是极为丰富,但我认为孟子说的:"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最为重要。孟子的意思是说:对"人"的道理是,要使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稳固产业,他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稳固产业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所以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意思是说,"仁政"首先要使老百姓有他自己的土地。但是如何把孔子儒家的以仁爱思想为基础的"仁政"实现于社会呢?孔子说:"克己复礼曰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是说,只有在"克己"的基础上的"复礼"才叫作"仁"。费孝通先生对此有一解释,他说:"克己才能复礼,复礼是取得进入社会,成为一个社会人的必要条件。"这话很有道理。因为"仁"是人自身的内在品德("爱生于性"),"礼"是规范人的行为的礼仪制度,它的作用是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之和谐相处,"礼之用,和为贵。"人们进入社会必须遵守一定的礼仪制度,而对礼仪制度的遵守应该是出于人的"仁爱"之心,才符合"仁"的要求。这种把"仁爱"精神按照一定规范实现于日常生活之中,这样社会就会安宁和谐了,"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孔子儒家思想,对一个国家的治国者,对于世界上那些发达国家的统治集团应是 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治国"、"平天下"应行"仁政",不能行"霸道"。行"仁政"将会使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和平共处";行"霸道"只会引起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冲突,以至于战争。我们中国的企业是不是可以考虑以"仁政"的某些观念作为自己企业的精神资源,如"使每个人都有恒产,又有恒心",也许可以创造出超越西方企业理念,使中西企业文化理念相结合的新经验。
        儒家文化特别强调人的道德实践对于建立了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郭店楚简》中说:"闻道反己,修身者也。"听到了合乎道义的道理要反求诸己,这就是修身。儒家经典《大学》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就是说,儒家认为如果个人的道德修养好了,那么"家"可以齐,"国"可以治,"天下"可以太平,人类的和谐社会就可实现。儒家和谐社会的理想既然是建立在人的道德修养(修身)实践的基础上,因此儒家特别重视人的自我身心内外的协调。儒家认为,生死和富贵不是人追求的终极目标,而提高自我的道德学问以为社会的福祉才是人追求的终极目标。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而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的这段话告诉我们的是做人的道理,"修德"并不容易,那就必须有崇高的理想,有为人类长远利益考虑的胸怀。"讲学"同样不容易,它不但要求自己天天提高,而且要求负起对社会人文教化的责任。"改过",人总是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问题是要勇于改正错误,这样才能成为一合格的人。"向善",是说人生在世,应日日向着善的方向努力,做到"日日新,又日新。""修德"、"讲学"、"改过"、"向善"是做人的道理,是使人自我身心内外和谐的路径。中国的社会应该是"以法治国"的社会,中国的社会应该是"以德育人"的社会。如果中国的企业能是"以法治企业","以德教化员工",那么儒家以修身为本的人文教化的资源是不是对我们的企业建设有意义呢?
        中国的企业家应该有中国的气派,中国的风格,也许儒家正是可以为我们造就一种中国企业家的精神提供一些有意义的思想资源吧!
        (本文版权归乾元国学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